中藥可作為結腸癌的輔助治療手段,主要通過(guò)扶正固本、調節免疫、緩解癥狀等方式發(fā)揮作用。常用方法包括使用黃芪注射液、華蟾素片、康萊特注射液等中成藥,以及辨證施治的個(gè)體化湯劑。
中醫認為正氣虧虛是結腸癌發(fā)病基礎,常用補益類(lèi)中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。黃芪注射液含黃芪多糖成分,能提升白細胞數量,改善放化療后骨髓抑制。人參皂苷Rg3膠囊可抑制腫瘤血管生成,適用于術(shù)后氣血兩虛患者。十全大補湯加減方通過(guò)黨參、白術(shù)等藥材配伍,可減輕癌性疲乏癥狀。
部分中藥具有雙向免疫調節作用。華蟾素片提取自蟾酥,能激活樹(shù)突細胞功能,抑制腫瘤細胞轉移。香菇多糖注射液通過(guò)增強NK細胞活性,輔助控制微小殘留病灶。貞芪扶正顆粒含女貞子、黃芪等成分,可改善T淋巴細胞亞群失衡狀態(tài)。
針對治療副作用和并發(fā)癥有顯著(zhù)效果??等R特注射液含薏苡仁油,能減輕化療所致惡心嘔吐。參芪扶正注射液聯(lián)合止痛藥使用,可降低阿片類(lèi)藥物用量。大黃蟄蟲(chóng)丸通過(guò)活血化瘀,改善腸梗阻引起的腹脹腹痛。
部分中藥提取物具有直接抗腫瘤作用。欖香烯乳注射液通過(guò)誘導腫瘤細胞凋亡,抑制結腸癌細胞增殖。鴉膽子油乳能破壞腫瘤細胞膜結構,對肝轉移灶有一定控制效果。復方苦參注射液聯(lián)合化療可提高客觀(guān)緩解率。
需根據證型選擇不同治療方案。脾虛濕困型用參苓白術(shù)散加減,濕熱瘀毒型選白頭翁湯合桃紅四物湯,肝腎陰虛型常采用六味地黃丸化裁。針灸選取足三里、關(guān)元等穴位,可調節胃腸功能。
中藥治療需在腫瘤科醫師指導下進(jìn)行,避免自行用藥影響常規治療。治療期間應定期復查血常規、肝腎功能,觀(guān)察藥物不良反應。飲食宜選用易消化食物,適當食用山藥、薏苡仁等健脾食材,避免辛辣刺激。保持適度運動(dòng)如八段錦、太極拳,有助于氣血運行。出現便血加重、腸梗阻等癥狀時(shí)須立即就醫。
154次瀏覽 2025-11-24
743次瀏覽 2023-08-28
49次瀏覽 2025-11-24
126次瀏覽 2025-11-24
176次瀏覽 2025-11-24
54次瀏覽 2025-11-24
96次瀏覽 2025-11-24
65次瀏覽 2025-11-24
165次瀏覽 2025-11-24
86次瀏覽 2025-11-24
95次瀏覽 2025-11-24
103次瀏覽 2025-11-24
101次瀏覽 2025-11-24
68次瀏覽 2025-11-24
115次瀏覽 2025-11-24
198次瀏覽 2025-11-24
912次瀏覽 2023-09-06
99次瀏覽 2025-11-24
127次瀏覽 2025-11-24
152次瀏覽 2025-11-24
97次瀏覽 2025-11-24
153次瀏覽 2025-11-24
1241次瀏覽
1087次瀏覽
837次瀏覽
1094次瀏覽
1049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