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源性休克可通過(guò)保持呼吸道通暢、給予氧氣支持、建立靜脈通路、使用血管活性藥物、機械循環(huán)支持等方式急救。心源性休克通常由急性心肌梗死、嚴重心律失常、心肌炎、心臟壓塞、肺栓塞等原因引起。
心源性休克患者可能出現意識障礙或呼吸衰竭,需立即清除口腔異物,采用仰頭抬頦法開(kāi)放氣道。若患者無(wú)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,應即刻進(jìn)行人工呼吸或使用簡(jiǎn)易呼吸器輔助通氣。同時(shí)監測血氧飽和度,確保氧合狀態(tài)穩定。
通過(guò)鼻導管或面罩給予高流量氧氣,維持血氧飽和度在90%以上。對于嚴重低氧血癥患者,需考慮無(wú)創(chuàng )正壓通氣或氣管插管機械通氣。氧療過(guò)程中需密切觀(guān)察患者呼吸頻率、深度及氧合指標變化。
迅速建立兩條以上大靜脈通路,首選肘正中靜脈或頸內靜脈。靜脈通路用于快速補液和給藥,初期可輸注生理鹽水或乳酸林格液維持有效循環(huán)血量。需避免輸液過(guò)量加重心臟負荷,同時(shí)嚴格記錄出入量。
在血壓嚴重降低時(shí),遵醫囑靜脈泵入多巴胺注射液、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藥物維持灌注壓。合并心力衰竭時(shí)可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減輕心臟負荷。所有血管活性藥物需通過(guò)中心靜脈給藥,并持續監測血壓、心率變化。
對于藥物難以糾正的休克,需考慮主動(dòng)脈內球囊反搏或體外膜肺氧合等機械輔助裝置。這些設備可暫時(shí)替代部分心臟功能,為病因治療爭取時(shí)間。實(shí)施前需評估患者適應證,并由心血管專(zhuān)科團隊操作管理。
心源性休克屬于危重癥,現場(chǎng)急救后須立即轉運至具備心臟介入條件的醫院。轉運途中持續監測生命體征,維持靜脈通路通暢?;颊叻€定后需完善心電圖、心肌酶譜、心臟超聲等檢查明確病因?;謴推趹獓栏窨刂柒c鹽攝入,避免劇烈活動(dòng),遵醫囑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、調脂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鈣片等二級預防藥物。家屬需學(xué)習心肺復蘇技能,家中備好急救藥品,定期陪同患者復查心功能。
131次瀏覽 2025-11-18
211次瀏覽 2025-11-18
239次瀏覽 2025-11-18
267次瀏覽 2025-11-18
234次瀏覽 2025-11-18
196次瀏覽 2025-11-18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200次瀏覽 2025-11-18
0次瀏覽 2025-11-18
138次瀏覽 2025-11-18
213次瀏覽 2025-11-18
0次瀏覽 2025-11-18
92次瀏覽 2025-07-15
343次瀏覽 2025-11-18
375次瀏覽 2025-11-18
0次瀏覽 2025-11-18
219次瀏覽 2025-11-18
56次瀏覽 2025-11-18
104次瀏覽 2025-11-18
255次瀏覽 2025-11-18
190次瀏覽 2025-11-18
198次瀏覽 2025-11-18
1104次瀏覽
1046次瀏覽
1154次瀏覽
681次瀏覽
807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