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血糖的中藥主要有黃芪、黃連、人參、桑葉、葛根等,也可遵醫囑使用消渴丸、津力達顆粒、糖脈康顆粒、天芪降糖膠囊、參芪降糖顆粒等中成藥。建議糖尿病患者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,并配合飲食控制和運動(dòng)管理。
黃芪具有補氣升陽(yáng)、益衛固表的功效,其含有的黃芪多糖可通過(guò)改善胰島素抵抗幫助調節血糖。適用于氣陰兩虛型糖尿病,常表現為乏力、口渴、多尿等癥狀。日??捎命S芪10克泡水代茶飲,或與枸杞配伍燉湯。注意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黃連清熱燥濕,主要活性成分小檗堿能抑制腸道葡萄糖吸收并促進(jìn)胰島素分泌。適用于濕熱內蘊型糖尿病,常見(jiàn)口干苦、舌苔黃膩等表現??膳湮辄S芩煎服,每日用量3-9克。脾胃虛寒者忌用,長(cháng)期使用需監測肝功能。
人參大補元氣,其人參皂苷能增強胰島β細胞功能。適合久病體虛的糖尿病患者,癥見(jiàn)氣短、自汗、肢體麻木等??汕衅蜓蟹蹧_服,每日用量3-6克。高血壓患者及感冒發(fā)熱期間禁用,避免與蘿卜同食。
桑葉含1-脫氧野尻霉素,能抑制α-糖苷酶活性延緩碳水分解。適用于飲食不當引起的餐后高血糖,常見(jiàn)食后困倦、頭面發(fā)熱等癥狀。鮮桑葉30克或干品10克煎水飲用,便溏者減量使用。
葛根中的葛根素可改善微循環(huán)并促進(jìn)葡萄糖代謝。對糖尿病伴頸項僵痛、頭暈目眩者尤宜??扇「鸶?5克用溫水調服,或與丹參配伍煎湯。胃寒腹瀉者應配伍生姜同用。
含黃芪、地黃等成分,用于氣陰兩虛型2型糖尿病,可改善多飲多尿、消瘦乏力等癥狀。服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血糖,避免與磺脲類(lèi)降糖藥聯(lián)用導致低血糖。
由黃連、黃精等組成,適用于陰虛熱盛型糖尿病,對口干咽燥、心煩失眠有效。服藥后可能出現輕度胃腸不適,忌食辛辣油膩食物。
含丹參、麥冬等,主治糖尿病周?chē)窠?jīng)病變,能緩解肢體麻木刺痛。需連續服用2-4周見(jiàn)效,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。
含天花粉、山藥等,用于脾虛濕困型糖尿病,對食少腹脹、大便溏薄有效。服用期間應控制主食攝入量,避免飲酒。
主要成分為人參皂苷和黃芪多糖,適用于糖尿病久病體弱患者,能增強免疫力。感冒發(fā)熱時(shí)應暫停使用,服藥后適當增加飲水。
糖尿病患者使用中藥需注意辨證施治,單味中藥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配伍使用。中成藥服用期間仍需規范監測血糖,不可自行替代西藥。日常飲食建議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,如燕麥、蕎麥等粗糧,搭配西藍花、苦瓜等蔬菜。每周進(jìn)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有氧運動(dòng),如快走、太極拳等。定期復查糖化血紅蛋白和并發(fā)癥篩查,出現視力模糊、手足刺痛等癥狀及時(shí)就醫。
363次瀏覽 2025-11-05
105次瀏覽 2025-11-05
231次瀏覽 2025-11-05
162次瀏覽 2025-11-05
401次瀏覽 2024-09-25
196次瀏覽 2025-11-05
273次瀏覽 2025-11-05
222次瀏覽 2025-11-05
85次瀏覽 2025-11-05
89次瀏覽 2025-11-05
69次瀏覽 2025-11-05
393次瀏覽 2025-11-05
160次瀏覽 2025-11-05
86次瀏覽 2025-11-05
838次瀏覽 2025-11-05
154次瀏覽 2025-11-05
104次瀏覽 2025-11-05
321次瀏覽 2025-11-05
94次瀏覽 2025-11-05
473次瀏覽 2025-11-05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151次瀏覽 2025-11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