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醫中,失眠即不寐,由多種原因引起,具有不同的證型,應當根據證型辨證施治,也可采用針灸治療,在取主穴的基礎上根據患者臨床證型采用相對應的配穴,佐以適當的補瀉行針手法,往往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療效。必要情況下,亦可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,往往也會(huì )取得很好的效果。
失眠在中醫來(lái)講即為不寐,《黃帝內經(jīng)》有言失眠即為“目不眠”“目不瞑”“不得臥”等,其主要病因是由外感、內傷、飲食、久病以及體質(zhì)因素等導致人體陰陽(yáng)失衡、營(yíng)衛失和、臟腑失調、五臟不安、邪氣內侵導致疾病等,其中被廣泛認可的病因多以陰陽(yáng)失衡為主。
中醫治療失眠應當根據證型辨證施治,依證加減,切不可隨意用藥延誤病情。
1.心脾兩虛型
主要癥狀:不易入睡,睡而不實(shí),多眠易醒,醒后難以復寐、心悸健忘;
治法:補益心脾,養血安神;
方藥:歸脾湯加減。
2.心膽氣虛型
主要癥狀:心悸膽怯,不易入睡,寐后易驚;
治法:益氣鎮驚,養心安神;
方藥: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。
3.痰熱擾心型
主要癥狀:失眠時(shí)作,惡夢(mèng)繁多,容易驚醒;
治法:清熱化痰、和中安神;
方藥:黃連溫膽湯。
4.胃氣失和型
主要癥狀:失眠多發(fā)生在飲食過(guò)后,多伴有脘腹痞悶;
治法:消食導滯,和胃安神;
方藥:保和丸合平胃散。
5.心腎不交型
主要癥狀:夜難入寐,甚則徹夜不眠;
治法:交通心腎,滋陰降火;
方藥: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。
6.肝火擾心型
主要癥狀:失眠急促突發(fā),性情急躁易怒,不易入睡或入睡后多夢(mèng)易驚;
治法:疏肝瀉火、鎮心安神;
方藥:龍膽瀉肝湯。
針灸治療失眠可以根據失眠的類(lèi)型進(jìn)行辨證取穴。失眠所取主穴多為印堂,四神聰,安眠,神門(mén),照海,申脈。配穴則根據證型選取,肝火擾心配行間,俠溪。痰熱內擾配以豐隆,內庭。心脾兩虛配以心俞,脾俞。脾胃不和配以公孫,足三里。心腎不交則可配心俞,腎俞。需要注意,神門(mén),印堂,四神聰行針手法應選用平補平瀉。四神聰可以留置針,照海宜補發(fā),申脈宜瀉法。
針對于一些原發(fā)性的急性的失眠癥狀,西藥可以起到很好的鎮靜催眠作用,而一些頑固性的,慢性的失眠患者則更適合食用安神益智的中藥進(jìn)行辯證治療。而西藥治療失眠主要以藥物為主,起效快,但藥物依賴(lài)性較大。中醫根據辨證論治給予藥物,患者不會(huì )產(chǎn)生依賴(lài)心理,但是見(jiàn)效慢。此時(shí)中藥和西藥聯(lián)合應用就能有效的改善兩者的不足之處,對與一些原發(fā)性急性失眠癥有很好的療效。
最后值得注意得是,針對失眠應當在正規醫院進(jìn)行正規的合理的辨證治療,切換不可隨意相信不良商家宣傳“一吃就好的中醫中藥”和廁所小廣告之流,在受騙的同時(shí)也會(huì )延誤病情。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59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0次瀏覽 2025-11-27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1046次瀏覽
1208次瀏覽
1316次瀏覽
810次瀏覽
920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