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礬具有收斂止血、燥濕止癢、解毒殺蟲(chóng)、抗菌消炎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療濕疹、皮炎、口腔潰瘍、外傷出血等病癥。明礬的主要成分為十二水合硫酸鋁鉀,其藥理作用包括凝固蛋白質(zhì)、抑制細菌生長(cháng)、減少炎癥滲出等。
明礬可通過(guò)與血液中的蛋白質(zhì)結合形成沉淀,快速封閉小血管破損處。適用于淺表皮膚劃傷、牙齦出血等情況,使用時(shí)需將明礬粉末直接撒于創(chuàng )面或配成低濃度溶液沖洗。需注意大面積傷口或動(dòng)脈出血時(shí)禁用,可能影響傷口愈合。
明礬溶液能降低皮膚表面濕度,抑制汗液分泌,緩解因潮濕引起的瘙癢癥狀。對足癬、間擦疹等皮膚病有輔助治療效果,常用濃度為0.5%-2%的浸泡液。長(cháng)期使用可能導致皮膚干燥脫屑,建議配合保濕劑使用。
明礬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白色念珠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,可用于治療輕度皮膚感染。民間常用明礬水清洗蔬菜水果表面農藥殘留,但其實(shí)際解毒效果有限,不能替代專(zhuān)業(yè)去農殘方法。
明礬能抑制細菌蛋白酶活性,減少炎癥介質(zhì)釋放,對口腔潰瘍、咽喉腫痛有緩解作用??膳涑墒谝菏褂?,但濃度過(guò)高會(huì )損傷黏膜,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控制使用頻率和劑量。
在傳統工藝中明礬用作凈水劑,能吸附水中懸浮物;工業(yè)上可作為媒染劑和滅火劑成分。但需注意其鋁離子可能通過(guò)皮膚吸收蓄積,腎功能不全者應避免長(cháng)期接觸。
使用明礬時(shí)應嚴格控制濃度,避免誤食或接觸眼睛。皮膚敏感者可能出現紅斑、灼痛等刺激反應,應立即停用并用清水沖洗。治療皮膚病時(shí)建議先小范圍試用,持續使用不超過(guò)2周。日常保存需密封防潮,置于兒童無(wú)法觸及處。若需內服或大面積外用,必須嚴格遵醫囑執行,不可自行增減用量。
200次瀏覽 2025-11-18
196次瀏覽 2025-11-18
715次瀏覽 2024-01-05
255次瀏覽 2025-11-18
213次瀏覽 2025-11-18
267次瀏覽 2025-11-18
0次瀏覽 2025-11-18
190次瀏覽 2025-11-18
0次瀏覽 2025-11-18
211次瀏覽 2025-11-18
234次瀏覽 2025-11-18
239次瀏覽 2025-11-18
198次瀏覽 2025-11-18
138次瀏覽 2025-11-18
104次瀏覽 2025-11-18
219次瀏覽 2025-11-18
401次瀏覽 2024-09-25
131次瀏覽 2025-11-18
343次瀏覽 2025-11-18
0次瀏覽 2025-11-18
56次瀏覽 2025-11-18
375次瀏覽 2025-11-18
733次瀏覽
914次瀏覽
953次瀏覽
837次瀏覽
969次瀏覽